当前位置:首页 >> 今昔开滦

邓小平视察开滦
更新时间:2025-01-14 点击数:

197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开滦煤矿。他是在 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庆祝活动后,归国途中来开滦的。陪同视察的还有中国党政代表团副团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彭冲同志。 

开滦煤矿是一座百年老矿。1878年,中国近代煤炭工业的先驱唐廷枢率众在这里打下 了凿井建矿的第一钻,宣告了中国大陆上近代 煤炭工业的诞生。一百多年间,这座矿山由小到大,历经沧桑,不断发展。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却使这座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化煤炭基地惨遭强烈破坏。6500多名开滦矿工震亡,2000多人被砸成重伤,3万多台设备被砸被淹,355万平方米地面建筑变为废 墟,供电、通风、提升、通讯、排水等五大系统全部中断。在震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矿工们以顽强的意志抗震救灾,他们边恢复、边建设、边生产,使矿山又以巨人般的雄姿从废墟上重新崛起。如今,这座崛起的矿山尽管还带 有难以抚平的伤痕,但它却要以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风貌来迎接中央领导人的视察。 

上午八时五十分,九辆小汽车组成的车 队开进唐山矿西门,车队在矿内缓缓行至新建 成的职工更衣室西门,迎候在此的开滦党政负 责人及唐山矿的领导和机关干部热烈鼓掌,欢 迎中央首长前来视察。 身着一套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走下汽 车,微笑着向周围的人群不断招手。透过人 群,他的眼睛又向远处望去。震后正在恢复建 设中的唐山矿的景况也尽收眼底。东面是新建 成的职工大更衣室,不远处巍巍耸立着三座井 架子。南面是半永久的办公室,还有几顶帐篷 支在那里。 

无论是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还是作 为几次沉浮的政治家,人们对他是熟悉的。同样,邓小平对开滦这样一座中外著名的煤矿也 是很熟悉的,尽管邓小平过去没有来过开滦,然而在他重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 候,也正是开滦职工出煤最多的时候。 1977年,邓小平再次出任国务院副总 理。这年的10月,邓小平高度评价了开 滦煤矿所取得的成绩。他在听取煤炭部 的汇报时,对学习和推广开滦经验做了 重要指示,邓小平说:“大庆经验要 学,开滦经验也要学。”“开滦生产 翻番,效率1﹒6吨,比全国高一倍,肯 定是好经验。”“开滦经验不只是机 械化,管理上很多制度、政策要总结经验,包括按劳分配,包括岗位责任 制。”应该说,邓小平对开滦的情况是 非常清楚的。

在人们的簇拥下,邓小平走进新 落成的职工更衣室。这是一座规模相当大的职工浴室,它可以容纳一万人更 衣、洗澡。在更衣室门厅南侧的一间屋 子里,矿上临时摆放了长条木桌和木椅 子,准备在这里向邓小平副主席汇报。 

刚坐下,邓小平就问:“这是你们新盖的房子吧?” 

唐山矿党委负责人赵明回答说: “这是新盖的职工澡堂子。” 

陪同视察的煤炭部部长肖寒介绍 说:“这是开滦党委书记赵成彬同志, 这是唐山矿党委的赵明同志。” 赵成彬和赵明站起来。 邓小平说;“哦,坐下,坐下。” 

赵成彬说;“我首先代表开滦职 工和家属向邓副主席问好,感谢党中央 对开滦无微不至的关怀。” 接着赵成彬汇报了开滦地震灾害 情况和当前恢复生产情况。在听汇报的 过程中,邓小平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 来。 

邓小平问:“你们现在基本上恢 复的差不多像原来的一样了吧?” 赵成彬回答说:“生产系统恢复 了68%,住宅恢复了17.9%。” 邓小平说:“去年冬天就是勉强 过来了,今年冬天呢?你们组织建设的 时候要设计好了,速度是不是可以再加 快一点?

”当汇报到完成年产2250万吨煤炭 很艰巨时,邓小平问:“机器有进口的 吧?” 

赵成彬回答:“全矿务局目前正 用着的有8套从国外引进的液压综合采 煤机。” 

邓小平问:“我们自己造的有没 有?” 赵成彬回答:“我们这里有一套 正在组装,还没有生产。” 

邓小平说;“今后主要靠我们国 家自己制造。引进的机器需要集中使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便于掌握技 术,便于管理。” 

在会议室汇报结束之后,邓小平 一行又来到一号井绞车房视察。一号井 是唐山矿最老的竖井,曾经过几次改建 安装。到解放时,用的是四十年代安装 的一台1200马力的电机,提8吨箕斗。 后来因为增产挖潜的需要,在大电机旁 边成功地并联了一台425千瓦的电机, 搞“双机拖动”。群众称它是“大骡子 架辕,小毛驴拉帮套”。没有换大电 机,问题就解决了,使这个井的提升能 力提高25%。

邓小平听完介绍后说:“好,这 样改进好。别的井是否也有改进?” 当听到别的矿井也有改进时,邓 小平同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视察唐山矿一号井之后,邓小 平副主席又来到了正在施工的开滦凤北楼工地,他首先询问了楼房建设和层高、面积、造价等情况,邓小平说: “房间高两米八,高了一些,要矮一 点,加宽一点,扩大一些使用面积,设计工作要搞好,住房搞的不合理是浪 费。门窗太小太窄,要加大,窗子大了 又卫生,光线又好,还节省材料。门窗 要多用钢的,节省木材。煤气管子要搞 好,上下水道要搞好,还要有洗澡间和 厕所,楼前楼后要种树,种花种草,要修柏油路。” 

午饭过后,邓小平副主席又和 省、地、市以及开滦的主要负责同志交 谈了起来。当听到开滦党委书记赵成彬 说到取消附加工资,有的老工人收入有所降低时,邓小平关切地说:“对老工人降低收入,首先是不对的,附加工资 不能取消,不能减少老工人的收入,就 按万里的办法办(不取消附加工资,奖 金照发)。按掌握技术情况,该评几级 是几级,老工人可能因文化水平低掌握 新技术可能受限制。这样,新工人可能 提的快,但矛盾也出来了,现在技术跟 过去不一样了,用手、眼少了,好多都 是靠仪表操作,技术要求高,机械化、 自动化,用人少了。因此要进行技术训 练,宁肯把三班生产改为四班生产,每 班拿出两小时技术进修、训练,对他们 不减工资。老工人不是按年龄计算,是 按工龄计算,四十来岁的,二十年工龄 的人,这还不是老工人吗?有的工人年 纪很大了,看仪表顶不了啦。现在普遍 出现知识不够的问题,将来对几级工的 要求都会变化的,用手工操作算八级 工,有机器操作就不行了,今后逐步要 按掌握新技术来考核的。可能年轻人成 为技术高的工人,有的老工人掌握新技 术不行了,掌握现代技术,不能看他们 工作轻松,可是责任大,不能出事故 啊。新技术和老技术考核也不一样了, 但有个原则,无论如何不能降低老工人 的工资收入。”

下午一时许,邓小平副主席一行 驱车前往唐山矿新风井,视察了坐落 在这里的综合机械化自移支架厂,这 是一个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负责修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综机乳化液泵 站以及我国自行研制 的自移支架等设备。 当邓小平副主席来到 支架厂时,早已等候 在这里的唐山矿机电 科科长熊恩忠、技术 员李伟民和支架厂车 间副主任洪万才等迎 上前去,赵明向邓小 平副主席一一作了介 绍,邓小平与他们亲 切握手,并指着厂房 门口的设备说:“这 是什么?”洪万才 说:“这是乳化液泵 站”。接着,洪万才 详细介绍了泵站的性 能、作用和使用等情 况。邓小平用手摸了 摸泵站,说道:“这 些泵站是哪产的?” 洪万才说;“有从西德引进的,也有我国 自己产的”。邓小平 说:“它们的性能怎 么样?”洪万才说: “西德产的比较好, 用它曾创造过月产全 国记录,而且没有出 任何机械事故”。邓 小平说;“我们自己的怎么样?”洪万 才答道:“国产的还存在问题。”“啥 问题?”邓小平关切地问。洪万才答 道:“主要是在结构上还应当改进”。 接着,邓小平又走到自移支架及其拆装 机旁,观看了洪万才操作自移支架的表 演。当听说工人们经过奋战自行研制出 了支架拆装机时,邓小平露出了欣慰 的笑容,并不住地点头赞许:“好, 好。” 

大约一时二十分左右,邓小平副 主席结束了视察,他与身边的工人们 一一握手告别,工人们热烈鼓掌欢送邓 小平副主席。 邓小平副主席视察开滦煤矿之后,百里煤海迅速掀起了恢复建设和生产建设的新高潮,经过地震破坏的百年 老矿又开始了新的跃进。

(杨 磊)

版权所有: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4号(开滦唐山矿业公司) 邮 编:063000
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2023039256号-1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