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矿权被英人骗占内幕的暴露,始于100多年前的一个龙旗事件。这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一次民族呐喊的重大事件。1902年11月16日,是个寒冷的日子。从渤海湾吹来的风呼啸着漫过呜咽的海河,冻结着这座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人们都在冰天雪地的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然而,在已被英国人霸占的开平矿务局办公大楼内,却正在酝酿着一场震惊中外的龙旗风暴。
龙旗是大清国旗。
那腾空而跃的盘龙,是古老中国的象征,也是一个凝固的沉重起飞之梦。自1878年唐廷枢创办开平煤矿以来,它一直自豪地飘扬在开平煤矿那高高的井架顶端。
然而,随着英帝对开平矿权的一步步攫取,龙旗正面临着跌落的厄运。
1902年11月以前,由于英国骗占者们在骗占了开平煤矿后忙于对开平产业的接收,煤矿的各个环节,各个关键部门都需要重新安排英国人去把持,为了稳住还蒙在鼓里的中国股东和避免中国政府的干涉,他们打出“中英合办”的旗号,在开平煤矿井架上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因此,中国政府和普通百姓一直被开平煤矿“中英合办”的假象所迷惑。事隔一年之后,当胡华等人完全接管了开平煤矿,并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上安插好英方人员,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后,“龙旗”的幌子对他们已是多余和刺眼的了。取掉龙旗,把煤矿完全置于英人手下只差一个机会和借口了。
借口和机会很快就一齐找到了。
1902年8月,伦敦董事部又派了一个新总办来天津接替开平矿务局经理职务。此人就是典型的殖民主义分子威英。盛气凌人的威英脸上带着一股胜利者有恃无恐的骄矜,一踏上中国土地就以绝对主人的身分在开平公司发号施令。为了扩展采煤领地,他自恃有张翼签署的“移交约”为凭,派人到林西矿界以北的无水庄一带擅自买地打钻探煤,根本无视中国地方政府的存在。威英此举激恼了一位中国地方官员—督理唐山保甲煤税的候补道杨善庆。杨善庆在开平煤矿也有股份,兼任开平会办。对英人在开平煤矿的行为早已看不下去,但困官卑职小,无可奈何,今见英国人不打招呼竟然跑到自己督理的地盘上来打钻,如入自家庄园,顿时一股民族之气从心底而生,他派人追回了威英从农民手中诓购的地契,又严厉地阻止了英人打钻的企图。对耿耿于怀的英人说:“这里是大清帝国的土地,没有中国政府的准许,任何人不准在这里开采。”骄横的威英来到中国后根本没把中国地方官吏放在眼里,碰到这样一个硬钉子,他恼羞成怒:“中国人胆敢阻挠大英帝国的采矿权利,真是不可容忍!”他怒冲冲赶回天津,一把撕下“中英合办开平煤矿”的面纱,电令驻开平唐山矿矿师马美:“立即撤下井架上的中国龙旗,统统撤下!”
龙旗风暴终于爆发了。
当矿工们上工时,抬头看到英国监工爬上井架,撤下中国龙旗时,纷纷驻足,个个义愤填膺。当天的唐山矿百米井下.各个掌子的工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气愤地要上井后撤下那面米字旗。事有凑巧,11月16日清晨,当永平府滦州知州叶溶光带领缉私兵役巡查各乡时,刚到唐山,一眼就看到原在唐山矿两个井楼上对悬的中、英两国国旗中,中国的龙旗没有了。沿途又听到了下班的工人在痛骂英国人撤旗之事。叶溶光感到事关国体,立即会晤了杨善庆:“开平煤矿为何不挂中国龙旗?”扬善庆也刚刚听到英国人私自撤旗之事,气愤地说:“我也刚刚闻知此事,开平是中国矿产,不挂龙旗岂不有辱国体,大失我利?再说,即是中英合办,只挂英国之旗,我国矿权何在?”叶溶光道:“你我既为朝廷命官,食皇家俸禄,当此有辱朝廷之事岂能坐视不管?”两位地方官员议论之后,一个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计划便在他们连夜的筹划中诞生了。
17日凌晨,天刚刚放晓,杨善庆、叶溶光带领缉私兵役开进唐山矿,他们径直来到一号井架下集合了中国职员,站在井架下,举行了隆重的升龙旗仪式。只见兵勇和中国职员们列队整齐,庄严肃穆,仰头注视着龙旗冉冉升起,过往的矿工们也自动齐集旗下,仰头注视着冉冉升起的龙旗。随着那面古老的盘龙旗迎风哗啦啦地拍响,每个在场的中国人脸上都露出了肃然和骄傲之色。叶溶光发表了庄严的升旗演说.黑色矿区一片猎猎扬威之声,在场的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
“撤下!撤下!!不许悬挂龙旗!!”听到消息的英国矿师气势汹汹赶来,嗷嗷大叫。
“这是中国领土,又是中国煤矿,为什么不许挂中国国旗?”人们怒不可遏地围住了英国矿师。
“这是大英帝国的矿产,已不是中国的产业!”马美亮出了底牌。
“这是大清帝国的产业,只不过是中英合办,理应悬挂中国国旗!”杨、叶二人理直气壮地与马美交涉。
“我要上告中国外交部”,英国人气急败坏地使出了威吓的手段。
龙旗事件很快惊动了中、英两国政府。英国驻天津领事馆领事气势汹汹地向中国直隶总督府发出警告:“滦州知州带兵丁闯入属于英国保护境内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强行升起中国国旗,这种举动很不合理,你们必须立即饬令中国兵退到开平公司界外,将升起的中国龙旗落下并严厉处分肇事的中国官员!”语气中充满了强权和恫吓的气味。
事件还在升温。英国驻华公使也出面约见中国外务部官员,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开平矿务有限公司系在英国注册的公司,只准悬挂英国国旗,不准悬挂中国龙旗!”
中国外务部的大小官员被震蒙了。“开平煤矿不是中、英合办吗?怎么突然变成了英国一家的矿产?”他们赶紧札文向张翼询问,此时的张翼已升任路矿大臣,赏头品顶戴,任礼部、工部右侍郎。作贼心虚的张翼慌了手脚,他向中国外务部搪塞说:“派兵占据并强挂龙旗之事,实属误会”,“在订立新章程之前,一定要按中英合办合同办事,应该悬挂龙旗。”一面暗地找到英国人通融,乞求英国人不要把事情闹大,以免露出马脚。然而,此时的英国人自信已经稳操开平煤矿大权,根本不给张翼留什么面子了,他们坚持不允许在开平煤矿悬挂中国龙旗。
整个开平矿区都震怒了,中国朝野也被惊醒。
龙旗事件惊动了一个在开平矿权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继李鸿章之后.担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他立即卷进了这场风暴之中。
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之前,开平煤矿已经营了20余年。可因他出道较晚,无缘染指其中,这对他本是一件憾事。原来,在1878年唐廷枢创办开平煤矿时,袁世凯正随其堂叔袁保恒在河南帮办赈务,尚未出仕。1882年,开平煤矿已开始出煤名声大振时,袁世凯随吴长庆率部入朝鲜平息内乱只是个五品同知,先后在朝鲜12年,到唐廷枢死后,1894年袁才回中国,随后就练新军去了。所以,开平煤矿的创办、发展、易主等等都不是当时的袁世凯可以插手的。他当然久闻开平煤矿大名,也深知其中利润之厚,可惜只能望梅止渴而已。而当他跻身北洋,当上了直隶总督后,开平煤矿就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面对如此肥厚的一份产业竟握在张翼手中,自己一无股份,二无分肥,只落个壁上观的滋味,当然是不能让人咽下这口气的。他就任直隶以来,一直在盘算着怎样把开平煤矿变为自己的私产。
可偏偏这时,开平煤矿又挂起了“中英合办”的旗帜,这使他一时很难下手,但转念一想,开平尽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慢慢想办法、找机会,早晚也是跑不了,这样一想,就把一股恼火憋在了心中。
龙旗事件发生时,这位心中窝火的新总督不在天津,正在从河南省亲返回的道途中。他奉旨准假两个月回籍祭母,九月里南下,在项城匝月勾留,十月二十一日起程,取道信州坐火车到汉口,又乘专轮驶抵南京下关与两广总督张之洞会谈,后在上海逗留了三天,在上海时得知了此事,方感到自己锅中煮熟的肥鸭子要飞。他不能不急,当即在上海就约见了英国驻华大使萨道义,双方见过面后,袁劈头就问:“我直隶境内一个中外合办的公司,为什么贵国不允许挂中国国旗?”萨道义心知开平矿案已发,但私下早有准备,所以不慌不忙地回道:“总督阁下,贵国开平煤矿早已转卖给英国公司,所以不能再挂中国的国旗。”袁世凯勃然动怒:“开平矿务局从来就是我大清国产业,公使何出此言?”
“的确已是大英帝国的公司了。”
“本总督为何不知?”
“转卖之时,总督阁下尚未到任。”
“一切文书案据都在天津英领事馆中,总督大人如有兴趣可以到津英领事馆仔细参阅,本国领事愿提供一切方便。”
袁世凯压根就不相信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开平公司明明是中国的,就隶属在自己管辖之下的直隶,怎么会日出西山,江河倒流地易了主人?此事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他气火火地乘海圻号兵舰直航天津,到达那天,正是四十天假满的十一月初六。一进总督府,立即吩咐备车,怒气冲冲地直奔天津英国领事馆。直隶总督出巡,立即惊动了半个天津城。在袁世凯之前的直隶总督原没有正式卫队,总督出门时,轿前轿后有若干名头戴高筒黑帽,手提蟒鞭、铁锁者就是护从人员,头里人边走边喊: “总督过来了,闲人闪开”,名为净街。袁世凯上任后,因其出身北洋新军,威风加大。起初是轿夫之外,另有四个身量高大的人把持轿杆,身份是“弋什哈”(即满语卫士),轿前后有卫队40名,身背日本式牛皮背包,扛着上了刺刀的洋枪,身穿青布制服,头上包着青布包头,带队的卫兵长官头上包绉纱青包头。以后改轿子为马车,双套大洋马,车前后的卫队用骑兵40名,每出门由连长带队,在前面抱着刀,前呼后拥如临大敌,街道行人均入小巷回避,不准驻足观望。
车子一过大铁桥,就到了英租界。英租界的巡捕本是中国人,以自己在租界为洋人站岗,对袁世凯的到来竟熟视无睹,不予敬礼。袁世凯正在气头上,立即让卫队将那个巡捕拿来,怒气冲冲斥问:“你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总督的治下属民?难道沾了洋人的边,就不认中国了吗?”一腔怒气都发在了这个不长眼的巡捕身上。那个巡捕方知闯了大祸,心里害怕,两腿一软,忙跪地求饶,连声认错,袁因为急于要见到英使,又见此人怕得要命,才觉出了一口气,下令放了这个巡捕。
然而,当英国领事馆将“卖约”和张翼亲自画押的“移交约”、“副约”这三个文件的副本送到袁世凯手中时,他惊讶得五官都挪了位置。娘的!天下竟有这等及清政府间的来往信函荒唐事?他怒冲冲赶回总督府,派人找来张翼、德璀琳核对情况,又怒冲冲找到英开平公司总办威英争辩:“1900年7月的‘卖约’张翼没有签字,故此无效!’威英说: “总督大人,当时张曾授权德璀琳代张签字,所以同样有效”。袁又说:“出卖必有代价,既然开平煤矿没有得到它的财产的任何代价,那就不能称其为买卖。”威英回答:“新公司接收后,中国股东的股票已增值,墨林曾给开平矿务局5万镑,合银50万两,那就是代价。”
袁世凯哑口无言,满肚的窝火。
对中外合办开平煤矿,袁世凯本来是知道的。张翼签订“移交约”、“副约”后,深知这次出卖是背着朝廷干的,后果注定不妙.所以他一直想方设法加以隐瞒。胡华等人在此后曾催促张翼将此事上报皇帝,以探明朝廷对此事的态度,但张翼迟迟不敢上报。直到1901年6月,即订立“卖约”一年之后亦即胡华接管矿山5个月之后,他才向朝廷和皇太后报告了此事。佯称义和团期间秩序混乱,在战乱情况下为保护矿山和股东们的利益,已将开平矿务局加招洋股,实行中英合办。还说,中外职员都享有平等权利,旧债已还清,外籍采煤工程师已陆续回到唐山、林西矿复职,煤炭照常开采、照常运到天津和塘沽销售,一切成规和税租都没有改变,矿区挂上了 中英合办的旗帜。不明 真相的皇帝看了张 翼的奏折后, 竟在这份假 报告中批 道:“知 道了,该大 臣责无旁贷, 着即认真妥为经 理,以保利权。” 皇帝被蒙蔽了, 军机大臣们被蒙蔽了, 袁世凯也上当了。原来一 直以为“中英合办”而理直气壮地 同英国大使进行争辩的这位新任总 督,这才知道了所谓“开平矿务有 限公司”实际上主权早已归属英 国。这惹得他怒火中烧,顿足大骂!
这可是大清帝国的家业呀!
如何面对紫禁城里的厚爱?如何面对先督李鸿章的在天之灵?他想起了唐廷枢创办开平煤矿的种种艰辛,想起了移交约上所开列的那串长长的矿产、码头、土地的转让名单,想到了在自已管辖区域内一个偌大现代企业产生的利润竟源源流入外人之手……
“立即禀报朝廷!”袁世凯恼羞成怒。张翼从出卖开平煤矿中获利,先加侍郎衔,后任路矿大臣,随醇亲王去了一趟德国,充当个专使参赞官,回国后就擢升为内阁学士,想不到卖国受贿的把柄今天落在自己手中,嫉妒与仇恨一齐像潮水般涌来。
1903年3月13日,袁世凯招集幕僚张一麟、杨士琦连夜起草了《请饬外务部声明产地权折》奏报朝廷.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次喊出了收回开平的强烈呼声……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袁世凯一参张翼。随后,袁世凯又接连二参、三参张翼,直到张翼被朝廷革职,在举国声讨声中跑到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去打官司讨要开平矿权。最后终因清政府的软弱和无能而痛失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
(任荣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