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9月20日上海出版的新闻刊物《益闻录》登载了一篇关于开平矿务局的报道:“唐山向有煤矿一所,井口在街前,井深160余丈,井上设有火轮机器,烟筒用砖垒成,高八、九丈,大小锅炉十余口,均由此一筒出烟,昼夜不停。行人往来、煤斤出入升降甚便。井底有极大吸水机两个,又有入风之机器风筒。井内分上下四层。头层计深60余丈,内有东西大街,约二里许;又分无数小巷,并分出煤之槽洞若干……。井内大街、小巷均用砖块悬棚而起,与城门洞相似。至出煤之槽洞,上有木板托好,下有木柱顶妥,坚固之极。无煤之空洞,具用土石塞满。井内有马车六、七辆,骡马七八十匹,或运土石,或运煤炭,昼夜换班,无时或息。按此井深大而坚牢,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诚中国第一佳矿也”。
当年,开平矿务局被《益闻录》誉为中国第一佳矿是当之无愧的。从报道描绘的文字看,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井规模一览无余。“行人往来、煤斤出入升降甚便。井底有极大吸水机两个,又有入风之机器风筒”指的是蒸汽绞车、蒸汽水泵、蒸汽风扇工作情景。当年,开平矿产煤已达27万吨,在1888年已开始向股东们发放股息,开平矿务局价格为100两的股票已涨至150两。而与开平矿先后建矿的台湾基隆煤矿、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江苏徐州煤矿、湖北荆门煤矿等15个官办或官督商办的煤矿,不是经营规模太小,就是经营亏损,或中途夭折停办,只能望开平矿项背而哀叹,无一能与之匹敌。
《益闻录》是中国天主教第一报人李杕创办的天主教第一份机关刊物,在上海和中国的开放口岸和大都市有较大影响。出版地是上海徐家汇。主编李杕(1840~1911年),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人。他早年攻读经史,国学根基较深,他还是第一个担任中国报刊的主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兼任震旦学院院长和哲学教授。追根溯源,中国新闻报的产生,最早来自于西方在我国的传教布道。清末民初的《万国公报》、《益闻录》、《汇报》、《格致汇编》、《通问报》、《真光》等,都是传教的报刊。这些刊物虽然有大量的传教元素,但有些读物为吸引华人,有意识地传播一些西方科学知识。比如1881年出版的一期《益闻录》,里边就有最早向中国介绍阿拉伯数字计算方面的知识。其实,《益闻录》对开平矿务局的报道,也早在1881年就开始了。1881年7月23日出版的《益闻录》报道说“直北开平矿务,办理以来,大有起色,产数亦甚丰美,且易掘取,经费亦不甚大。如能由矿开一车路,直达津沽,则各埠皆能接济,而价值更稍贱也”。此时的开平矿务局已经顺利投产,而唐胥铁路亦开始修建。《益闻录》在此时能提出修铁路到津沽的设想,可谓眼光远大。而7年后,这种设想变成了现实。1882年,《益闻录》更是对开平矿务局进行连续报道,尤其是对开平矿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优良的煤炭品质,更是不吝赞语。如,1882年5月21日,对开平矿的煤质是这样评价的:“西人有用其煤者,谓此乃无上品,烟少火白,为他国所罕有。”《益闻录》对开平矿的灾害和伤亡事故也进行了客观的报道。1882年11月,井下矿工过断层时,采用了打眼放炮的方法,“不料一孔之线因霉湿,故最后发火,轰毙煤工二人。一人肢体俱碎,血肉狼藉;一人百孔千疮,体无完肤。噫!亦惨矣!”1885年,夏天雨水过多,“矿穴俱成泽国,工人绠汲为难,望洋浩叹”。这些历史资料是我们研究早期开平煤矿生产、安全、防灾的重要文献,《益闻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
1987年,《中国煤炭报》刊登了我写的一组关于开滦的历史文章,其中有一篇的题目是“唐廷枢和中国第一佳矿”。那时候,之所以这样命题,是我从文献资料汇编中看到了《益闻录》1890年9月20日的报道对中国第一佳矿的赞誉。从那时起,我就渴望要见到《益闻录》原件。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北京平谷区有一个“世纪阅报馆”,收藏有大量清末民初的报纸藏品。经过辗转联系,我见到了“世纪阅报馆”馆主李润波先生。李润波先生是北京著名的收藏家,尤其以收藏清末民初的报纸见长。2004年,李润波创办了百年老报刊收藏阅览馆。许多珍贵展品即便是国家馆藏也缺失。开馆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来自全国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观众,其中包括中央领导和文化文物界的领导及众多专家学者。2005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携夫人专程来此参观,并为“世纪阅报馆”题写了馆名。我们见到李润波先生后,他热情地为我们讲解了馆藏珍品,并拿出了他收藏的8期《益闻录》,同意我们为开滦博物馆展览使用拍下了《益闻录》封面。但遗憾的是这8期中并没有刊载“中国第一佳矿”这一期。2011年9月上旬,我和开滦博物馆的刘志民去北大图书馆,在那里见到了一批《益闻录》藏品 ,可惜,也没有刊载“中国第一佳矿”这一期。经过北大图书馆张老师的介绍,我们又联系上了收藏《益闻录》较全的山东大学图书馆,在这里,尽管有一些报道开平矿务局情况的《益闻录》,可仍然没有1890年9月20日的这一期。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这些《益闻录》的原件成为开滦博物馆重要研究资料和藏品,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杨 磊)
|